
PDF下载地址:控制方式-G2位置控制模式说明
一、调试准备事项
1、空载试运行
JOG的运行速度 P3-19设置为所需要的数值。然后操作 dn-01进行 JOG运行。
2、参数恢复出厂设置
(1)电机参数初始化
将 P0-01设定为相应的电机型号(详见附录 C电机适配表),参数保存后需要重新上电才有效。
(2)恢复出厂设置
二、接线:控制线及与与接线相对应的伺服控制参数
常规位置控制方式一般会用到脉冲、方向、报警输出、报警清除、抱闸输出等,控制线接线定义如下:
G2系列:
44芯控制端子,常规接线图如下所示:
上位机
|
伺服44芯端子
|
含义
|
定义
|
电源正
|
41/32
|
脉冲+
|
根据不同电源电压,12-24V焊41脚,5V焊32脚
|
脉冲输出
|
33
|
脉冲-
|
|
电源正
|
42/34
|
方向+
|
根据不同电源电压,12-24V焊42脚,5V
|
方向输出
|
35
|
方向-
|
|
|
30
|
BK+
|
刹车正(刹车电机才需要焊接)
|
|
31
|
BK-
|
刹车负(刹车电机才需要焊接)
|
默认带刹车电机接线:
参数设置如下:
参数
|
数值
|
含义
|
P0-01
|
自行设置
|
电机代码
|
P0-04
|
0
|
控制方式
|
P0-06
|
H0011
|
内部使能
|
P1-08
|
Hd410
|
输入口定义1
|
P1-09
|
H657A
|
输入口定义2
|
P1-12
|
默认
|
输出口定义
|
P2-00
|
40
|
位置环比例
|
P2-03
|
自行设置
|
电子齿轮比分母
|
P2-04
|
自行设置
|
电子齿轮比分子
|
P2-14
|
自行设置
|
脉冲输入形式
|
P3-01
|
150
|
速度环比例
|
P3-02
|
20
|
速度环积分
|
三、该模式常用监视和辅助功能及含义
监视号
|
显示内容
|
单位
|
Fn-O0
|
电机转速
|
1r/min
|
Fn-O1
|
剩余脉冲数
|
1指令脉冲
|
Fn-O2
|
电机电流
|
0.01A
|
Fn-O3
|
内部转矩指令
|
1%
|
Fn-O6
|
母线电压
|
1V
|
Fn-O8
|
电机转子实际位置
|
—
|
Fn-10
|
剩余脉冲低4位
|
1 指令脉冲
|
Fn-11
|
剩余脉冲高4位
|
10000指令脉冲
|
Fn-14
|
位置指令脉冲数
|
1指令脉冲
|
Fn-16
|
实际位置脉冲数
|
1指令脉冲
|
Fn-17
|
编码器圈数显示
|
1圈
|
辅助功能号
|
功能
|
P0-00
|
显示伺服的软件版本
|
Dn-01
|
微动(JOG)模式运行
|
Dn-02
|
初始化
|
En-00、01、02...
|
显示历史报警数据
|
四、该模式常规报警及排除方法(详细见 G2报警分析文档)
报警码
|
报警名称
|
处理方法
|
1
|
参数校验错误
|
重新初始化参数
|
2
|
电流零点检测错误
|
联系厂家
|
3
|
AD采样超时
|
联系厂家
|
4
|
过压
|
检查电网电压是否不稳定,过高
电机是否过载
更换大功率刹车电阻
|
5
|
欠压
|
检查供电电压是否过低
|
6
|
位置环跟踪误差过大
|
增大位置环增益参数
减小输入脉冲频率
|
7
|
刹车电阻过载
|
增大刹车电阻功率
|
8
|
参数设置错误
|
额定电流超范围,初始化电机代码或初始化密码错
误
|
9
|
硬件过流
|
检查编码器线是否正确连接
检查电机UVW动力线是否正确连接
检查电机与驱动器是否匹配
检查驱动器功率模块是否损坏
|
11
|
编码器 UVW未连
|
重新正确连接编码器接线
|
12
|
过载
|
减轻电机负载
|
15
|
堵转
|
检查编码器线是否有松动,电机动力线是否有松动
|
17-22
|
CAN错误
|
联系厂家
|
24
|
电机型号设置错误
|
参考电机适配表,正确设置电机型号
|
26
|
Z脉冲错
|
检查编码器线是否有松动,电机动力线是否有松动
|
27
|
速度检测参数设置错
|
重新设置速度检测参数
|
31
|
母线电压异常
|
联系厂家
|
32
|
电机代码未正确选择
|
重新设置
|
34
|
分频参数设置错
|
重新设置分频参数
|
36
|
脉冲模式设置错
|
重新设置脉冲模式
|
37
|
编码器错(A+A- B+B-
Z+Z- U+U-
V+V- W+W-
|
检查编码器线是否有松动,电机动力线是否有松动
|
|
异常)
|
|
50
|
输入脉冲异常
|
检查控制线是否松动
|
51
|
反馈脉冲异常
|
检查编码器线是否有松动
|
52
|
滤波参数设置错
|
重新设置滤波参数
|
54
|
Z脉冲丢失
|
查编码器线是否有松动,电机动力线是否有松动,
断电并重新上电
|
55
|
CAN缓存溢出
|
联系厂家
|
56
|
参数错
|
检差位置环与速度环的参数
|
57-58
|
SPI通信错误
|
联系厂家
|
59
|
找零 UVW错
|
检查编码器
|
60
|
找零方向错
|
检查绕组线与编码器
|
61
|
找零Z信号丢失
|
检查编码器
|
63
|
过温
|
检查风扇是否开启
|